碳中和技术研究所

  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突破碳中和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满足我国、广东省和深圳市碳中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立碳中和技术研究所(简称:碳中和所)并于2022年11月15日圆满完成去筹,碳中和技术研究所英文名称: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Carbon Neutrality,由成会明院士任所长。

  碳中和所,将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氢能、热点、燃料电池),能源存储(动力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储氢技术),城市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车网互动与共享储能、智慧多能互补),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高效捕获、高效转化、实时监测),碳中和经济与城市发展(低碳与无碳能源供给、低碳产业链、碳中和政策、碳吸收与生态育成、补偿与奖励机制)等五大领域整体布局,致力于推动我国能源革命。

  碳中和所积极面向全球引进各类人才,建立能源转换、氢能、燃料电池、先进储能技术、低维能源材料、二氧化碳转化、二氧化碳遥感监测、城市智慧能源、碳中和经济与城市等研究中心。目前,碳中和所已有各类人员26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成会明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团队核心成员90%以上拥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116家境外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

  首批设立两个研究单元: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英文名称:Low-Dimensional Energy Materials Research Center,简称能源材料中心,成会明同志任中心主任(兼);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英文名称:Advance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简称储能中心,唐永炳同志任中心主任。未来3-5年还将建成立若干个中心,各类人员规模达到500-800人,基本涵盖碳中和相关技术领域。

  目前,碳中和所已建立广东省高效低成本储能器件工程中心、深圳市碳中和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创新创业团队、深圳市高效低成本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等与 “碳中和”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与港华能源研究院、华为、比亚迪、ZTE中兴、中芯国际、创维、恩捷股份、华星光电、久森新能源、爱玛科技等龙头和重要碳中和相关企业,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和萨里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昆士兰大学、泰国同步辐射光源研究所、日本国立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国际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同国内外重要碳中和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范围,将形成科研平台、产业联盟、产业投资基金、孵化与合作企业等四位一体的碳中和研究与产业运营管理机制,从产学研等多角度同时推进,力争实现以创新颠覆性碳中和技术,推动系统性、变革性的能源革命,带动深圳在低碳能源转化与储存领域建成世界研发高地,助力深圳乃至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能源转化与氢能、智慧能源、二氧化碳高效利用、碳中和城市与经济、数字栾生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具体方向包括:储能、催化相关材料及器件的制备及分析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新型杂化半导体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新型光电器件的构建与能量转换机理研究,以及其规模化应用探索;先进电化学储能器件相关材料的制备及分析表征方法以及电化学机理探索与催化剂理论设计;能源转化与氢能的研究;二氧化碳的捕获与转化;智慧能源系统;低碳城市和碳中和战略研究以及低维材料、液晶、透明光伏器件、变色玻璃等。

  更多详情,请扫码关注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